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动态

3大类医疗机构检验科设备、耗材采购大调查

浏览量: 时间:2020-03-06 22:15:21

医院门诊量下降影响检测量


我们调研了湖南省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检验科, 但考虑到各个科室会有自己的检验项目,如果都加起来,医院检验业务的收入占比应该会超过15%。 该检验科收入占比10%左右,该院检验科每天生化诊断工作量1500个左右,免疫类500-600个左右。


医院门诊量下降肯定会对检测量有影响,和门诊量吻合度比较高。此外,检验科收费标准多年前有过调整,但近期没有动过。


检测项目的内部科室分流比较明显


医院的实验室比较多,临床很多科室都有自己的实验室,科室自己做的话利益会留在科室。

湖南省的这个现象都比较普遍,和我们调研陕西地区某医院情况不同,湖南不是因为药品零加成之后临床科室从检验项目中切割利益,而是之前就是这样的情况。

医院想把项目收回到检验科去做,外包的话也通过检验科统一安排,但是管不住。

从我们调研其他地区的医院情况来看,有的医院实现了对项目的统一管理,有的医院没能实现。

临床科室有一些项目――比如基因和遗传代谢病等等――外包出去,因为这些项目量比较少,医院做不赚钱,外面实验室样本量大才有得赚。

还有的样本是要做标准曲线的,不管做几个样本,都要先做一个标准曲线,做标准曲线可能就需要做5-6个值出来,所以如果样本少了肯定亏钱。

临床科室有的项目自己做不了,会往外面第三方实验室送。检验科基本不往外面送样本。


专业组别的情况

(1)常规项目

生化、免疫、微生物等项目都是常规的。分子诊断也做,但也是相对比较常规的,比如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类的等等。

(2)个体化用药

这个不在检验科做,在移植中心做,药剂科也有个血液浓度检测。

(3)化学发光

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,国产的客观来讲还是差一点。国产的也在进步,比如最明显的是血球,现在主要是希森美康,该医院之前不用迈瑞的,现在也慢慢在用了,这个是在医院发现国产的和进口相比误差已经很小的基础上才用的。化学发光用的主要还是罗氏的,国内的没怎么接触过。感觉国内的发光系统抗干扰能力比较弱。

(4)生化诊断

生化的设备都是进口日立的。试剂耗材大部分是国产的,利德曼的用的比较多,少量的是进口分装。还没有用过迈瑞的。九强生物最开始就是进口分装的,现在大部分是国产的了,但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是进口分装的。

(5)HPV检测

这个项目主要在妇产科做,他们的业务量很大,妇产科实验室的工作量相当于检验科的三分之一了,一天几百人的检测量。

(6)儿童疾病检测

儿童的病原体检测在病房做,不在门诊做。


第三方实验室和检验科托管等情况


一般的大型医院会将部分样本外包给第三方去做,前面已经提到这一情况。集采这种业务模式医院也知道,但是我们调研的医院没有采用这一模式。

至于检验科托管的模式,大型医院相对都比较谨慎,一是由于检验科对于医院的地位比较重要,二是对于商业贿赂等政策风险的防控。

但是我们发现湖南地区的医疗市场相对比较激进,据悉当地有两家三甲医院已经将检验科整体托管出去了。


基层医疗机构的情况


相对于大型医院而言,基层医疗机构的模式更为灵活。基层医疗机构更多地会从运营效率角度出发,检验科虽然赚钱,但是如果医院内部有运营效率更高的业务,那么资源一定会向那里倾斜。所以基层医院更愿意将检验项目外包,或者直接托管出去。

我们同时调研了湖南省某社区医院,该医院总病床数在100张以上,设有相应的B超、放射科和检验科等常规科室,年住院病人超过2000人。

检验科不是医院盈利大头,每年的耗材采购要有固定的支出和现金流出,还要安排2个工作人员,把这些成本和费用都计算在内,跟其他盈利项目相比不算赚钱,因此医院目前正在与金域医学探讨合作的问题。

检验科的检验设备国产和进口都有,设备投放的也有,集中采购平台都是非政府搭建的。生化平台是国产的,因为是所有住院和门诊病人的常规项目,实报实销,而免疫有个体化项目,如果设备用进口,耗材用国产的话,会有动态误差,所以设备大部分是国产的,也是多家的。